公司深耕金刚线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近年来实现快速崛起,跻身行业龙头,销售量市占率接近 50%。

  1)初创阶段(2015-2016):与日本爱德签订金刚线技术购买协定,实现金刚线):成立子公司向上游延伸产业链,2018年金刚线-至今):双碳顶层设计叠加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光伏装机量激增,公司乘光伏发展东风,2020年登陆创业板上市,背靠第一大客户隆基绿能,加速产能扩建,预计2023年一季度后月产能达 1500 万公里。

  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张迎九和贾海波分别持股 13.06%和 6.12%,均为创始小组成员或核心技术骨干。

  公司目前下设五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分别布局上游金刚石微粉预处理、母线生产等,金刚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完善。

  收入端来看,2019 年由于光伏“531”政策补贴退坡影响,下游需求景气度回落,叠加众多厂商进入使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金刚线价格迅速下降,因此导致公司收入承压,同比-45%。

  2020 年以来,技术进步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下游硅片加工公司产能投资持续加大,公司营收有所回升,2022Q1-3 实现盈利收入 24.6 亿元,同比+94%。

  利润端,2019 年同样承压,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同比-64%,而后随着光伏需求景气而回升,2022Q1-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87%。

  费用率方面,公司费用管控能力强,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费用率逐年优化,2021 年公司 整体费用率为 10.5%,较 2020 年下降 3.1pcts。

  综合来看,成本及费用管控是金刚线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公司单位成本低、费用管控能力强,产能扩张引领行业,金刚线龙头地位稳固。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具体包括母线、金刚石微粉、金属镍以及工字轮等,中游为金刚线制造环节,通过镀镍、上砂、水洗等工序进行金刚线生产;下游市场方面,金刚线大多数都用在晶体硅切割和蓝宝石切割,其中晶体硅切割包括开方、截断以及硅片切割,开方和截断环节使用较粗的金刚线μm 以上),硅片切割则采用较细的金刚线,目前主流产品规格迭代至 33-38μm;蓝宝石切割对金刚线线径要求居中,一般会用 100-250μm 的规格。

  3)金刚线切割采用水基切割液作为辅料,环保且价格低,游离式砂浆切割则采用 PEG 悬浮液,昂贵且较难处理。

  凭借突出的性能优势,金刚线切割实现对游离式砂浆切割的替代,成为硅切片主流工艺。

  近年来,国内厂商实现技术突破,打破日本垄断,并凭借价格上的优势快速抢占日本厂商份额,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在此过程中,金刚线成本大幅优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截至 2022 年底,每公里硅切片用金刚线 元/公里。

  双碳顶层设计叠加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光伏装机量激增,根据 IEA 数据,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175 GW,同比+26%。

  结合全球各地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规划(参考中信证券研究部电新组外发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板块 2023 年投资策略:景气相随,拔萃鼎新》,2022-12-07),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520GW,2021-2025 年 CAGR 达 44%。

  下游装机高增带动全球硅片产量快速增加,根据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协会,2021 年全球硅片产量达 233 GW,同比+39%;其中中国硅片产量达 227 GW,占全球总产量的 97%,硅片产业的繁荣为国内上游金刚线耗材企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需求基础。

  从格局来看,金刚线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美畅股份背靠隆基,销售量领跑行业,2021 年金刚线 万公里;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接近 50%。

  除美畅股份外,原轼新材、聚成科技、高测股份、恒星科技、岱勒新材、三超新材、东尼电子紧随其后,同时各家扩产积极,龙头规模优势显著,市场占有率向头部集中。

  近年来,硅料价格高企,硅片薄片化能够大大降低硅耗以此来降低硅片成本。根据 CPIA 数据,多晶硅片平均厚度在 170μm 左右,由于逐步被单晶硅片替代,后续减薄倾向较弱;单晶硅片渗透率不断的提高,随着下游 TOPCon(平均硅片厚度 165μm)以及 HJT(平均硅片厚度 150μm)电池技术兴起,N 型硅片占比有望增加(CPIA 预计 2030 年 N 型单晶硅片占比接近 50%),在此过程中硅片薄片化成为减少相关成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们预计硅片薄片化趋势将延续。

  与此同时,随着硅料供给瓶颈消除,产业链降本可期,下游光伏装机需求有望打开空间,刺激金刚线需求加速释放。

  随着硅片薄片化,其碎片率也慢慢变得高,对金刚线的线径和韧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几年中,为减少硅耗损失并降低硅片碎片率,金刚线母线直径呈现年年在下降趋势,根据 CPIA 数据,用于单晶硅片切割的金刚线μm,同时 CPIA 预计 2030 年有望降低至接近 30μm。

  随着硅片薄片化以及金刚线母线线径的降低,硅料利用率增加,每公斤方棒/方锭的出片量(出片量=每公斤方棒的长度/槽距(硅片厚度+母线线径+砂径))随之增加,明显降低硅片生产成本。

  根据美畅股份公告,38μm 母线 mm 厚度的硅片对应单耗 3.8/3.95 m/片,根据此我们判断硅片厚度每减少 5mm,对应线)细线化方面,母线线径减小背景下,附着的金刚石微粉量减少,单位线耗明显地增加,假设金刚石母线μm,对应母线%,则金刚石粉附着量也减少约 20%,单位线%,据此我们判断金刚线线耗与线径成反比。

  与高碳钢丝相比,钨丝金刚线)钨基金刚线抗拉强度更高,相同线径下破断拉力更大,根据破断拉力公式 F = ( ′ × 2 × )⁄1000,其中,R 为抗拉强度,D 为母线线径, ′为最小破断拉力系数,金刚线母线线径越细,破断拉力越小。

  碳钢丝在现存技术下最新一代主流线μm,而钨基金刚线凭借更高的抗拉强度能够打破细线化瓶颈,现存技术下主流线)钨基金刚线常规使用的寿命更长,耐腐蚀性更强,扭矩值是同规格碳钢 10 倍以上。

  与此同时,下游金刚线厂家(美畅股份、岱勒新材、高测股份、原轼新材等)也纷纷开展钨基金刚线的研发与客户认证。我们预计随上游钨丝产能的释放以及钨基金刚线成材率的提升,钨丝金刚线产业有望逐步成熟。

  对此咱们进行了如下敏感性分析,80%成材率背景下,不考虑钨丝线其他降本途径,当硅料价格下降至 14 万元/吨时,钨丝金刚线难以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性。

  因此后续若硅料价格超预期下降,且钨丝进一步降本没有到达预期,有可能导致钨丝线经济性受一定的影响,从而扰动钨丝渗透速度。

  金刚线行业产能充裕,成本管控成核心竞争要素。金刚线行业扩产周期较短,固定资产投资较低,扩产较为容易。

  由于需求高景气,各厂家纷纷扩建产能,根据各公司已披露数据计算,预计 2023 年行业总产能将远超 3 亿公里,而依照我们测算 2023 年行业需求仅在 2 亿公里左右,我们预计 2023 年行业整体产能较为充裕。

  在此背景下,成本管控成为各家竞争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成本优势可以帮助企业采用灵活性更好的定价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1)黄丝:拟自建 6000 吨黄丝产能。为更好的降低上游黄丝采购成本、顺应金刚线细线化趋势,同时提高黄丝质量,公司于 2018 年起联合奥钢联研发利于母线细线化的黄丝,以此来实现黄丝的性能提升及成本下降,明显提高母线成材率。

  此外,公司尝试自建黄丝产能,2021 年 7 月公告拟建设 6000 吨黄丝产能,其中一期设计产能 2000 吨,目前基本已建设完成,对应可以拉制母线 万公里,足够覆盖公司近两年的电镀金刚石线的产能需要。我们预计随产能爬坡,公司有望逐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2)母线:通过全资子公司宝美升自供。母线是金刚线上游关键原材料,占单位生产成本 40%左右。公司母线基本由子公司宝美升提供,宝美升子公司于 2016 年 12 月成立,为公司与宝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早期公司持股票比例为 20%,2020 年实现全资收购。

  通过宝美升,公司明显降低母线外购量,转而采购奥钢联黄丝并委托宝美升生产母线 年公司黄丝采购量显著上升,母线 月公司控股宝美升,后续向宝美升采购计入委托生产)。

  早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镀镍微粉保质保量的稳定供应,公司于 2017 年成立了沣京美畅子公司,负责镀镍微粉的生产,此后公司基本采用自产产能,不再外购镀镍微粉或委托外协厂商加工。

  美畅金刚线%,规模效应明显,产品质量行业领先,公司逐步掌握行业定价权,相较于高测、东尼等厂商拥有一定的产品溢价,叠加远低于行业的单位成本,公司实现远超行业的盈利能力,毛利率维持在 55%左右,行业内其他厂商毛利率仅 30%-40%。

  积极扩产领跑行业,规模优势持续强化。受益下游光伏产业高景气,金刚线需求高企,作为金刚线行业龙头,公司积极扩产。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年产能达 7000 万公里,此外叠加公司“高效金刚石线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地(设计产能 5400 万公里),公司金刚线产能有望持续高速爬坡。

  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预计截至 2022 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 1400 万公里/月,2023 年 Q1 有望达到 1500 万公里/月。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高位,基本维持在 90%左右,预计后续新建产能有望得到较好的去化,进一步强化规模优势。

  公司深度拥抱下游大客户,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保利协鑫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充分享受下游头部企业硅片产能扩张带来的红利。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一直在优化产品性能,沿“细线化、快切化、省线化、低 TTV 化、切割高稳定化”五大方向持续提升。

  光伏硅片切割为金刚线下游主要的应用领域,金刚线行业需求与光伏装机需求高度相关。考虑到 2023 年硅料产能释放进度加快,紧缺情况有望逐步翻转,硅料价格预计也将进入下行通道,光伏产业链降本可期,下游需求有望迎来加速释放,在此背景下金刚线行业需求预测维持较高景气,依照我们测算,2025 年全球金刚线%。

  1)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及规模效应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和客户资源,综合竞争力突出,经营韧性及业绩确定性强;

  2)产能落地速度快、扩产规划清晰,下游积极拥抱大客户的二线企业,随着规模效应提升,业绩具备较大弹性。

  公司龙头优势强化公司是金刚线行业龙头,销量市占率接近 50%,近年来积极向上游延伸一体化布局,成本控制行业领先,掌握行业定价权。此外公司积极扩张产能巩固龙头优势地位,背靠隆基绿能等下游大客户,预计产能有望得到较好消化。

  量:受益于“高效金刚石线建设项目”产能爬坡以及“单机十五线”技改的推进,公司产能扩张爬坡。

  根据公司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预计截至 2022 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 1400 万公里/月,2023 年 Q1 有望达到 1500 万公里/月。结合产能爬坡速度,我们预计 2022/2023/2024 年公司年有效产能达 1.0 亿/1.8 亿/2.0 亿公里。

  参考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行业金刚线 亿公里(具体测算请见正文行业分析部分)。

  结合公司产能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金刚线 亿公里。

  价:考虑硅切片碳钢线的降价速度以及钨丝线的渗透率,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金刚线 万元/公里。

  当前主流的高碳钢丝母线μm,为突破细线化瓶颈,钨丝基金刚线凭借更高的抗拉强度,受到产业广泛关注,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目前公司钨丝产品仍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后续降本和技术突破均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钨基金刚线单价远高于碳钢基金刚线,因此后续钨基金刚线的占比将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收入水平。

  金刚线行业景气与下游光伏装机景气强相关,若光伏装机没有到达预期,硅片需求或将持续低迷,因此导致对金刚线需求降低,从而对企业收入及利润产生冲击。同时需求减弱亦会加剧行业竞争,进一步影响企业业绩。

  若疫情出现大面积感染及复阳,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及下游光伏装机的正常进度,从而对公司收入及利润水准造成较大影响。

  公司通过对产业链上游延伸降低企业单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若黄丝、母线等环节自制比例提升没有到达预期,或导致成本降低低于预期,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准。